义工志愿者(Volunteer),是义工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。其英文来源于拉丁文,含义为“希望、决心或渴望”。然而,由于文化背景及界定角度的差异,不同国家、地区对义工志愿者有着不同的称谓,如在我国港澳地区称其为“义工”,在我国台湾地区称其为“志工”等,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。河南志愿者们秉承国际标准成立了河南义工总会。
图:河南义工总会部分队员
联合国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:“不以利益、金钱、扬名为目的,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”。
我国的义工志愿者定义:义工志愿者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,自愿以自己的时间和知识、技能、体能等,从事义工志愿服务的自然人。
义工志愿精神是什么?
义工志愿精神(Volunteerism),其核心是服务、共同的理想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(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语)。义工志愿精神的核心是个人对生命价值、社会、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。义工志愿精神对社会精神、道德、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是物质报酬所能计量的,义工志愿精神推动着人与人之间建立互助、互爱、互信、互利的和谐社会关系,这种义工志愿精神本身不仅是难以估量的巨大的“社会资本”,更是人类共有的积极向上向善的内在力量,是社会创新的动力源泉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良好的道德重建中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河南义工总会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作为义工志愿精神的深情表达。
01
奉献
奉献精神是义工志愿精神的精髓。义工志愿者在不计报酬、不求名利、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、促进社会的活动,体现高尚的奉献精神。
02
友爱
义工志愿服务崇尚义工。义工志愿者欣赏他人、与人为善、有爱无碍、平等尊重,这便是友爱精神。
03
互助
义工志愿服务提倡“互助帮助、助人为乐”。互助精神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仁爱和善良,使人们互相关爱、互相回报,从而付出所余,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。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,也会投入到关心帮助他人、回报社会、为增进人类福祉做贡献的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中。
04
进步
义工志愿者通过参与义工志愿服务,能力得到了提高,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。在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精神,正是这一精神,使人们甘心付出,去追求社会文明进步的实现。
他们来自社会的不同岗位
因为爱而汇聚在一起
竖起平淡却不平凡的人性丰碑
无私奉献
坚韧不拔
用脚踏实地行事作风
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贡献力量!